江科大的故事 | 陈剑夫:难忘峥嵘岁月

作者:陈剑夫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02-28 投稿时间: 点击量:3316

【人物简介】陈剑夫,1932年11月生,教授级高工,学校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53年南京工学院电力工程系毕业,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水中兵器实验室主任和系工艺室主任。1980年调入镇江船舶学院,曾任电子中心实验室主任、科研处处长、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系系主任、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

我们是当年从哈船院调到镇江来工作的。1980年10月1日离开哈尔滨,走的那天,下起漫天鹅毛大雪,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多年一起工作的同事,踏上南下的列车。

初到学校

到了镇江,陈宽副院长安排我先去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作。他介绍说,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为全校各专业服务的,要把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实验体系建立起来,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当时,学校处于刚刚转型阶段,实验室的老师还缺乏本科实验教学的经验,仍然沿袭着过去手把手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对实验课也不太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首先从管理上把实验课程考核成绩纳入课程成绩内;同时把每门课的实验指导书进行修订,装订成册,增加系统整体性能、输出外部特性等方面内容;规定学生上实验课不带实验指导书来,就不准做实验,不计成绩;严格实验课的纪律,要求学生上实验课时独立完成。我们培养的学生毕业出去,大部分是走上船舶工业技术岗位,既要有研究分析的能力,也必须具备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课中锻炼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

陈剑夫手写讲稿

站在科研新起点

在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作不久,学校设立了科研处,把情报室、学报出版都纳入进来。当时我被任命为科研处长。

计算中心的创建。学校将新建的现今梦溪校区的B2教学楼的一楼(除了100号阶梯教室)给了计算中心。为了尽快建设好计算中心,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还通过总公司从上海船厂调拨来一套CJ-709计算机。那时,计算机的存储采用的是温盘存储,磁鼓很大,且怕振动,学校派了辆小车去上海,嘱咐前去接设备的几位年轻老师,把计算机的温盘拆下来,抱在身上,防止小车的颠簸振坏温盘,安全地把这批“宝贝”护送到了学校。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净化机房建好了,从上海搬迁来的计算机也安装到位,投入了教学。虽然,初建计算中心使用的是总公司调拨来的二手货,但在当时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这套系统还是促进了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学校先后开设 Fortran、COBOL、ALGOL 60和 Pascal等编程语言的课程,推动了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也激发了教师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转变。1978年以前学校是中专院校,主要以教学为主,成为本科院校后要转到教学与科研并重。我记得,针对引进国外锚链闪光焊机需要配套焊接头消耗件电极的需求,材料系刘和法老师带队考察后,认为能用铍钴铜合金材料开发这种产品,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五万元研发费用。课题研发中遇到了铸造电极粗坯加工后变形的问题,我现场看了,发现加工好的电极呈弧形状态弯曲,知道是材料加工后应力释放引发的,于是提醒他们改变加工方式,后来刘和法团队加工出的焊接电极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用到了锚链闪光焊机上。在科研处的协调支持下,产品还被武钢和上海宝钢应用,替代了进口,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以后这个团队开枝散叶,先后又出了谢春生、潘建跃、王海龙等一批同志。刘和法教授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了国内金属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谢春生教授也成了全国特种金属材料领域的著名专家。

科研项目鉴定会

推动年轻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那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现代化造船技术模式也刚刚从国外传入国内,总公司制定了CSIS(Computer Ship and Information Systems)和CDIS(Computer Diesel and Information Systems)两大系统开发计划。科研处在学校也组织了人员参与这两项计划的实施。在CSIS计划中,学校派出了丁公才和一批年轻教师去上海,与上海船厂、船舶工艺所一起在图形工作站上进行三维船舶建模工作,同时利用这项工作,让电教室杨玉泉主任结合船舶建造工艺,拍摄了船舶建造电教片,在教学上能够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船舶的建造过程。这项工作后来发展出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三维工艺设计系统。 针对CDIS系统的实施,学校请机械专业的赵良才组织相关学科同事与沪东柴油机厂的同志一起进行大型船用柴油机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的研发,这个团队完成了CDIS系统的一期工程,形成了船用大型柴油机制造的CIMS系统。

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同样在科研上,机械与动力系也完成了两个项目的科研攻关。一个是大型载重卡车的轮辋,以测绘加拿大进口产品为突破口,最终试制成功并转入了学校校办四洋工厂生产,成为了校办产业的主要产品并批量出口。另一个是针对选矿给料设备的磨损问题,进行了材料攻关,很好地为德兴铜矿解决了生产难题。趁国际市场船舶工业转型的时机,学校附属四洋厂还联合机械动力系柴油机教研室的王志达教授团队,通过对6135柴油机供油系统的改造,开发出了满足国际海事人命安全公约要求的可翻转柴油机。后来,这款柴油机成为四洋厂的拳头产品,销量占全球 2/3 市场份额,成为知名的“四洋牌”救生艇发动机,该产品1989年2月26日随我国科考队第一次南极探险,表现情况良好,得到了海军和科考队的好评。

大型运矿车轮毂

研究生培养的起步阶段。1985年以后,国内的研究生培养也逐步步入正轨,各个学校都在陆续建立研究生科或研究生处。由于当时学校还没有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权,所以,学校采取了两步走的策略,一方面,大力引进毕业研究生充实学校师资,同时在科研处下设立研究生科,积极地把优秀毕业生推荐到外校去进行培养后返校工作。同时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把新分配到学校的年轻教师送到哈工程去深造,采取双导师制度,此举极大地锻炼了本校教师的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同时也为学校培养了大批的师资,目前活跃在学校教学一线的许多60年代出生的教师,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另一方面,组织学校各个学科积极申报硕士研究生学科培养点,通过省教育厅与省招生办联系,把镇江市每年的研究生考试考点争取到学校设立。1987年暑期,在了解到当时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到镇江开会一事后,与学校当时的校长丁育钟一起把他请到学校指导工作。这些工作都推动了博鱼体育后来的研究生办学工作的发展。

丁育钟校长带队在日本船舶企业考察

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系的组建

1986年学校把自动控制与计算机整合成一个系,简称三系,学校调我去主持工作。当时学校的自动控制与计算机两个专业正面临着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合格办学评定,因此,系部刚组建就面临着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我们对这两个专业的教学情况展开调研,通过细致地摸底,狠抓学生的外语与专业基础教学,通过一年的努力,两个专业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委员会的考评。

自动控制与计算机两个专业都强调实践与动手能力培养,在教学管理上,我们积极鼓励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各实验室平时也对学生开放,允许学生业余时间到实验室自主实验,许多学生就这样与实验室的老师混得很熟,以后在工作中也成绩斐然。

学校为了建设计算机专业,还积极引进青年教师,如王士同等,他们很快就做出了一些成绩,发表高水平论文,还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资助。在三系的任期内,我鼓励学院老师做科研项目,带着几位实验室的老师,薛峰、汪电明、邓志良到湛江去调研,指导他们开发了一个单片机控制板。我还鼓励电工实验室的李锡芳老师开发船舶配电柜,后来他与德国船东舒瓦茨联合开办了镇江豪华电气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了大量为船舶配套的船舶电站系统,为我国造船的自主配套贡献了力量。

三系部分教师

发挥余热

1992年我到了退休的年龄,被学校延聘后,我按照学校要求,组建了综合技术研究所,我任所长,黄银度同志担任书记。我们带着所里同志充分利用学校各专业的优势资源,先后开发了多项综合性项目,为学校组织各专业联合攻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校组织焊接、机械、电气、电子方面的老师进行科研攻关,开发了一套等离子喷涂焊接示教控制机器人,帮助解决当时绞吸式挖泥船的绞头易磨损、使用成本高的问题。等离子喷涂请沈世瑶教授挂帅负责,他的团队里有毛文杰、王加友、顾晓波;机械方面,请机械系的董金成教授负责,他的团队有卢道华等;控制方面由我负责,带了王直、曾连荪、汪电明、陈刚,还有几个自动化专业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攻关,设备运到北海船厂顺利交付,在修复绞头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还有一次,学校派出考察团去日本考察,回来后学校与日本NNK公司签订了联合开发旋转电弧等离子焊接小车意向,组织人员进行开发,这项研发成果极大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后来还被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效仿,目前这种装置已在国内船厂普遍使用。

岁月荏苒,回顾在学校的工作经历,我觉得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在自己经历的每个岗位上,都尽自己的努力为学校升级转型做了一点点工作,感觉很欣慰。当我们的学生从这里迈向工作岗位时,他们已奠定了成为未来船舶工程师的必备的基础,回顾自己这一生能为我国的国防和造船事业贡献力量,感觉很自豪。

 陈剑夫与学生陈松涛合影(陈松涛,现任镇江赛尔尼柯自动化有限公司总工、教授级高工)

分享到: